田徑場小知識|田徑場規格、禮儀、特色田徑場
你知道田徑場有那些嘛?田徑場分為很多規格,有四百公尺、兩百公尺,在臺北田徑場暖身場則為三百公尺。
參照中華民國國家級 400 公尺田徑場地認證一覽表,截至 2019 年 7 月,全台灣共有 58 個場域 (含重複) 獲得田協認證,其中包含臺北市立田徑場、國家體育場田徑場、宜蘭縣立田徑場...等等,以運動場域來說,田徑場是跑者不可或缺的訓練、社交與運動場合,而跑道有它獨特且魅力的故事。
目錄
讓我們先科普一下有關田徑場的種種
所謂的四百公尺、三百公尺跑道,是以第一條賽道的長度來區分。以標準400公尺田徑場為例:
- 第一條賽道:400公尺
- 第二條賽道:407.67公尺
- 第三條賽道:415.33公尺
- 第八條賽道:453.66公尺
如果你開著 GPS 時而第二、第三條跑道混著跑,就會得到一個飄移很大的數字。
為什麼田徑比賽採用逆時針方向?
為什麼是以左手為內側
此外,田徑比賽是採以逆時針作為競技。早在 1912 年國際田總成立之時,把進行方向統一定為『以左手為內側』逆時針方向列入田聯規則,沿用至今,雖然官方未提供正式說明,但目前有四種主要假說:
心重說
人的心臟位於身體左側,重心容易偏左。
腳力說
人的跳躍等動作的起跳腳多是左腳,因為重心偏向左腳,所以向左轉彎較容易。
大腦說
人腦左右半腦司職不同。多數人的左腦支配右半身的活動,右腦則支配左半身的活動,即交叉司職。 左腦多為理性腦,右腦多為感性腦同時附加有運動控制。所以右側身體較左側更有運動性
腳長說
科學測試表面多數人的左腿比右腿短。
超過一百年的歷史早就不可考,想當然耳也沒有考慮國家或族群、體型等問題,總之,這是人們習以為常的跑步方向,也是運動群體潛藏的邏輯。
別具特色的田徑場
下雪就要停課的新光國小∣台灣
田徑場雖然大部分都相似雷同,但仍有些田徑場是與眾不同的。在新竹縣尖石鄉新光國小(含司馬庫斯分校),因為地勢較高加上水氣較高,只要是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,往往會降下浩浩白雪導致停課。不僅如此,連通往山下的柏油路也可能結冰。

在西班牙阿利坎特有一個三維立體的跑道,一般跑道都是平面的,而它為了符合大多數運動員的需求,在平面之外另闢一個六道次的爬坡跑道。你完全可以想像在這裡跑間歇的辛苦程度。
白鶴鎮第二小學|上海
位於大城市的白鶴鎮第二小學,這城市的土地相當稀缺且昂貴,所以設計師乾脆就把田徑場設計在頂樓了。但不用擔心小朋友有危險,沿著田徑場有三層護欄,最外層是 1.8 公尺強化玻璃高牆,內層是不銹鋼護欄,而為了降低學生跑跳的噪音,跑道下方使用 50x50 公分彈簧墊,運用結構降低運動噪音。
泛雅典體育場|希臘
位於希臘泛雅典體育場的跑道獨一無二!這座跑道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完全由大理石建造的體育場,其遺址歷史可追溯到西元前 330 年。在 1896年,首屆奧運會開幕式就在這兒舉行,蔗不是一個完整合乎現代規定的跑道,直道僅有 204.07米長,彎道也僅有 33.35米,相當具有意義的是,這座泛雅典體育場是雅典馬拉松的終點。
大阪天空跑道|日本
位於大阪森之宮Q's Mall BASE樓頂,是大阪首屈一指的300公尺跑道,當初建造的概念打造社區活動。當地集團深入理解當地人們的需求之後,於是設置了一個以健康和健身為重點的購物中心。此外,它還能一覽大阪壯麗的城市景觀,無疑是一大亮點。
跑道禮儀:你做對了嗎?
跑道禮儀大概被講得很多回了
不同跑道有不同用途:
- 第1-2條:競賽、測驗
- 第3-4條:高速跑道
- 第5-6條:慢跑道
- 第7-8條:散步道
通常的作法是,讓出第1-2條跑道給作間歇訓練的跑者,第1條跑課表,第2條讓超車。 而跑節奏跑、長距離跑課表的人可以踏上第3-4條跑道。
另外的一些眉眉角角:
- 在田徑用道上不要急煞:偶爾跑者在練習過程中會放慢腳步或調整呼吸,不管是減速或急停,請務必先離開田徑用道,或者是觀望後方是否有來勢洶洶的跑者列車。對了,其實公路上、自行車道上也是。
- 訓練當下不是社交時間:在跑間歇課表時,最害怕遇到在田徑場上並排邊走邊聊天的人士,附庸風雅的對談盡可能擺在第5-6道。如果你想邊跑邊聊天,請務必離開競賽用道。
- 友善出聲提醒:這可能滿有爭議的。如果你前方是並排聊天的人們,或者是聆聽音樂耳機的跑者,如何出聲提醒而不引起對方的情緒可能有點難。儘可能保持友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