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金石馬拉松》跨過兩個世代的長跑簡史
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在 3 月 17 日圓滿落幕,從 2014 年取得銅標籤至今 (2023年金標籤),已走過十年光陰,是國內最大的戶外馬拉松,也是寫下許多歷史的經典競賽。我們只記得萬金石,有誰知道他的前身是金山馬拉松。
接著,就讓我們來說一個故事。
照片來源:臺灣觀光資訊網
萬金石馬拉松的前身
在西元 1977 年(民國66年),在墨西哥奧運奪下銅牌的紀政,她接受時任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理事長王惕吾邀請,返台出任協會總幹事,除訓練國家選手外,也著手推動全民參與田徑運動。
相隔兩年之後, 3 月 18 日首屆「金山馬拉松」開跑,從已結束營業的金山青年活動中心開跑,跑到白沙灣海水浴場折返, 1979 年的那一年只有 364 人。比賽最終,來自南投的陳萬昌選手以 2 小時 47 分 44 秒獲得冠軍,女選手則由來自屏東霧台的國中三年級學生巴蘭花以 3 小時 32 分 30 秒獲冠。相隔 45 年後的今天,萬金石馬拉松已是上萬人規模的競賽。
在那個沒有手機、沒有 E-mail 的時代,跑者們的聯繫都是靠社團的寄信公告,以及口耳相傳。當年沒有網路報名,也不可能一個人在電腦前敲團報,所以報名都是通過索取簡章、印刷品,手寫寄信報名。
沒有智慧錶的年代:靠體感跑馬拉松
在男子馬拉松歷代百傑中,從 1980 年算起至今橫跨 44 年,至今仍有 19 人的紀錄停留在金山馬拉松,其中以 1983 年陳長明先生所創下的 2 小時 18 分 47 秒為最高名次(第6位),女子部分則仍有 4 位跑者是在金山馬拉松創下最佳,以高月美跑出 2 小時 55 分 35 秒最高名次(第20名)。
早期的馬拉松名將何信言回憶過往說,在早期的馬拉松賽,沒有 GPS 手錶也沒有現代化跑鞋的時代,賽道上只有每五公里的一面里程牌,跑者會用一般手錶換算,核算大概的成績。沒有心跳錶可以評估自己的狀態,雙腿持續逼近無法量化的乳酸閾值。「那時候比賽,會跑到腿有一點痠,還能堅持下去的感覺。」
當時的選手,靠體感跑馬拉松。許績勝老師也曾經提過,早期沒有 GPS 手錶,大家的體感都很準,甚至是從風勢就能推估自己的配速。
照片來源:臺灣觀光資訊網
金山馬拉松的輝煌年代
在 1982~1983 年間,是國內金山馬拉松競爭最激烈的年代,原本跑在一塊的選手,隨著里程前進而逐漸分散。「因為後面追得很急,前面的人往後看看得到,就會想辦法更快一點。」如果你跑慢了,後面的人看得見你的背影,很快就會追上來。所以要盡可能跑得更快,快到後面的跑者看不見前方的身影。
第五屆 (1983) 金山馬拉松,儘管沒有國外好手加持,國內好手也有突破表現:前七名都達到了 1983 第一屆世界田徑錦標賽馬拉松 B 標 2 小時 30 分 00 秒,時至今日,這場比賽仍是我國同場競技最多人跑進 2 小時 30 分的比賽。
在早期台灣,當時只有三場大型馬拉松,分別是臺北馬拉松、曾文水庫馬拉松以及金山馬拉松。這三場賽事分別都在不同時間舉辦,所以沒有賽事衝撞的問題。儘管金山馬拉松開跑之後,一度受到媒體與各界人士重視,然而,由於交通管制不易及天候不佳等因素,在第七屆賽事(1984年)後宣布停辦。那七年仍有超過二十位跑者創最佳,至今依然停留在百傑榜上。
照片來源:臺灣觀光資訊網
邁向國際化的萬金石
直到多年之後,由台北縣路跑協會促成籌辦金山馬拉松,並於 2003 年由台北縣政府與台北縣體育會主辦,易名為「北縣金石國際馬拉松」。由當時行政院長游錫堃擔任鳴槍嘉賓,最後分別由台灣長跑名將吳文騫、許玉芳摘冠。
金山馬拉松到萬金石馬拉松,依循著路線數次更名──金石馬拉松、石萬金國際馬拉松──最後一次的更名是 2010 年順應賽道行經路線的「順序」,由『萬里』太平洋翡翠灣起跑,經『金山』至『石門』國中前折返的賽道路線,賽事正式更名為「萬金石馬拉松」,持續沿用至今。
而在路跑熱潮興起的同時,萬金石馬拉松亦於 2014 年 10 月獲得世界田徑銅標籤路跑賽事認證。隔年,正式掛上 IAAF 銅標籤認證,並吸引了上萬名跑者共襄盛舉。在賽事一連三年取得銅標籤後,於 2017 年將賽事規格升級為銀標籤的規格,並於六年後的 2023 年成為全臺唯一也是第一場金標賽事。
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,跨過兩個世代的時光之旅,見證過華裔長跑男孩蒲仲強來台宣傳長跑運動,也見證過長明賞由來的陳長明的輝煌歷史,到齊普喬格奪下奧運雙金、基普圖姆刷新馬拉松世界紀錄。只能說,跑者還在,萬金石馬拉松也將一年沿著一年跑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