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我 2026 年跑馬拉松 曾廷瑋迎向社會人士的選手轉換期

從研究所畢業,現正服役中的曾廷瑋,近一年來參加賽事不多,彷若暫時擱置了選手的身分,然而,在他的心嚮往之裡頭,仍有著競技選手的大夢。

理著一個三分頭的廷瑋,正忙碌著體育老師的教師甄試,目前投考期許留在雙北市,除了鄰近住家外,也能維持既有的中長跑訓練。在 2025 年目標為全國運動會,而在 2026 年目標名古屋亞洲運動會,以及他的人生首場馬拉松賽事。

 

#選手轉型的道路

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畢業的廷瑋,除了維持訓練之外,也在母校協助乙組的選手,如劉名洋、白芷瑞...,幫助他們在賽場上有更好的表現。肩上扛著的重責不光只是競技選手的重擔,也希望能幫著母校爭取最高的榮耀。

「當選手的時候,只要顧好自己的訓練就好。當助理教練就要以選手的訓練為主。」廷瑋說:「大部分我都是在旁邊看,幫忙給一些建議,告訴他們哪裡還能做調整。」為了兼顧自身的訓練與選手,他若不是一大早先練過,或者就是午後跟著隊上一塊練。

在實習期間於三重商工協助,也曾於森林跑站執教社會人士,所以在師大協助乙組選手訓練並不算困難,過去的訓練經驗與教學經驗都很充足,盡可能協助其他選手在每一次的訓練上都能有所收穫。「選手願意自動自發,態度很積極,你也會多給予一些指導與幫助。」他說道。

除了擔任母校助理教練外,他也積極地投考教師甄試,期許成為正式的體育教師。「因為不是每一個學校都會有田徑隊,所以正式的體育老師比較有選擇空間。要成為體育老師,自己也要學習其他運動像是球類或是體適能的體育課程。」廷瑋說道。

「未來希望可以留在新北市、台北市擔任體育老師。」他說道:「我自己還有選手的夢想。」

「今年會報名五千公尺跟三千公尺障礙,這也是歷年全運會會參加的項目。」廷瑋說。全運會是國內最大的體育盛會,過去幾屆都榜上有名,今年當然也不可能錯過。但是,除了希冀為新北市爭取榮耀之外,心底也想著要以三千公尺障礙挑戰亞洲運動會。

在去年參賽亞洲越野錦標賽,先前也代表台灣參加亞洲城市田徑邀請賽,廷瑋在大專時期無緣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員,心底仍難免有些遺憾。他也強調:「如果在 2026 年沒有機會參加名古屋亞運,之後要以 3000公尺障礙項目出戰國際賽會更困難。」

面臨社會新鮮人的轉換時期,依舊不忘選手的本分。廷瑋期許以身作則,希望能在維持競技水準的前提下,同時考取正式教師。如果他能做得到,也能由此激勵後續年輕一輩的選手。

 

#近期規劃與遠程目標

在 114 年三月份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拿下 5000 公尺第二名、以及今年青年盃 3000 公尺障礙賽第三名,他坦承因為正處於身分轉型的階段,訓練上並沒有專門到位,會以全國運動會為目標去做增強與規劃。

 

#全馬再等我一下

「以 2026 年亞運的標準(8:32.57)來看,代表我不只要刷新個人最佳(8:59.42),還要打破全國紀錄(8:34.76),才能辦到。」廷瑋表示,這當然很難,但也是因為難才值得去拚拚看。如果這兩年不去挑戰,未來就更難了。

同樣是森林跑站贊助選手的周鴻宇,在今年初挑戰了初馬,不久後,李奇儒亦於武漢馬拉松跑了不錯的佳績。曾廷瑋笑說,全程馬拉松一直都在他的計劃上,只是還不是時候。

「我想按部就班,一步一步來,不急著要跑全程馬拉松。」廷瑋表示:「今年近期的目標是全運會,再之後要面臨職場就業跟競技選手的重疊身分,以及後續挑戰 2026 的亞運資格。如果真的要談全程馬拉松,應該會是在 2026 年臺北馬拉松。」

廷瑋笑說,生活是很瞬息萬變的,也說不上會有甚麼樣的突發事件與身分調換。若是未來真的進入校園擔任體育教師,或者是有充足的時間做進修學習,他也不排除去攻讀博士班,盡可能在學科、術科上都有長足的進步。但有一件事至少是不會改變的,那即是作為一名競技選手的身分繼續前進、一次又一次挑戰個人的極限。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